当前位置:牛搬家 >>> 资讯 |
近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国际关系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百年大变局下的中国外交”??2020国际形势前瞻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研究员分别致辞,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余建华研究员主持开幕式。
为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提供智力支持
王健表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从全球和区域两个视角来理解,既意味着国际秩序和国际格局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激烈变化,也具体而集中地反映在全球各大区域均出现了加剧国际体系变化的热点事件上。针对国际环境和国际形势中的变化源和风险点进行梳理、研究、判断,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应对策略,是当下国际问题研究者不可回避的使命和职责,我们需要对中国下一步对外关系以及中国更广泛参与国际事务提供好智力支持。
傅梦孜、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洁勉研究员分别以“百年大变局下的动荡风险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当下中国外交的风险挑战与应对思路”为题作主题发言。
傅梦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亟需精耕细作,以中国为代表的新经济体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当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原有的路径、经验、模式当下无法简单地复制和应用,对中国的影响正在与日俱增,增加了不确定性。从整体世界发展观念上,人类从发展走向开放是基本趋势,西方逆全球化并不能影响全球化进程,由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力量整体加强,全球化动力源更加多元,经过调整会向更为公平、均衡的方向发展。
杨洁勉认为,需要辩证和动态地看待与应对中国外交问题,要有正确的应对思路,还要有破解的方案预案。应看到条件或机遇并善加利用,在全球治理、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和经济、经济和科技发展、重大难点和热点以及突发事件等方面取得突破。中国外交在伟大民族复兴和成为全球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应对风险认识、预见和规避,做到“趋利避害”,要在不可预见性中逐步增加其可预知成分,从而提高对世界可知性的探索和认识。另外,在预见到风险的基础上,还要形成规避风险的战略思路。为此,外交具有强烈的实用和应用意义,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增加经验和升华理论,借鉴中国应对外交风险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应对外交风险的当代经验,加强中国应对外交风险的理论建设。
大国间关系虽有博弈但高度依赖
国际关系学院林利民教授、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潘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事务研究院院长刘军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顾炜副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赵明昊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教授围绕“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大国关系博弈互动”话题作交流发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主编王文峰主持第一阶段交流发言。
林利民表示,中国有制度优势、文化优势。中国的崛起是沿海向内陆拉动的过程,高铁的发展完善了交通的基础环境。当下,国家间相互高度依赖,应找准国际定位,解决好地域关系,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潘锐提出,各国经济高度依赖,中美贸易谈判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应有底线思维,通过与他国的进一步合作来缓解压力,助力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刘军表示,要放大中俄间良性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正能量效益,做大做实中俄关系,处理好中俄关系中的成绩和问题,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
顾炜认为,要关注俄罗斯外交走向及对中国的影响,在能源、政治、外交、地区四个方面多做工作。赵明昊表示,要注重大国竞争的多边化问题,运营好中美俄三边关系。中俄间要强化油气合作,在5G、互联网+经济、数字金融等领域加大合作。在军事安全和国际秩序方面,中俄双方认识高度一致,应合力打造有利于双方的外部环境。翟东升对冷战时期大国的外交历史和国家间的博弈谈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国家的行动自由、外交自由除了跟自身实力有关,还跟所处的场域结构有关。为此,多边主义尤其重要,应分析研究国际制度和国际秩序给国家带来的约束和机遇。
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傅宇研究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叶江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任晓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刘鸣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陈永助理研究员围绕“百年大变局下中国外交面临的国际环境”话题作交流发言。任晓主持第二阶段交流发言。
傅宇表示,当下国际格局和大国关系的调整中,大国力量对比更趋均衡,大国关系加速分化,美国单边霸权与多极趋势日益成为主要矛盾。非国家行为体的影响力上升,全球治理的真空更加凸显。为此,中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其心态应更加开放和包容。叶江提出,面向未来的中欧关系,亟需认清欧盟是一个整体的同时,也是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区域性国际政府间组织。李开盛认为,亚洲的地缘政治结构正在发生缓慢且重大的变化,应做好主观设计,维护好现有的区域合作架构的基础上开展新地区合作,助力中国的和平崛起。
任晓表示,中国外部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东北亚局势走向总体形势平稳,但稳中有变。多种问题复杂交织在一起,需认清有关外部环境存在的多项复杂因素。刘鸣提出,美朝两国领导人在新加坡会晤中就朝核问题达成初步共识,但第二次河内会晤却无果而终,半岛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变数。陈永表示,南海问题博弈牵涉多个利益方,其形势瞬息万变,应了解各方差异性需求,积极推动南海行为磋商。
世界经济治理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倪建军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吴其胜副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柯静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张屹峰副研究员围绕“世界经济治理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话题作交流发言。傅梦孜主持第三阶段交流发言。
倪建军表示,国家实力是建立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因素,中国应主动地进行选择,不能简单地用过去的路径和理念去应对,在发展过程中应更加理性和务实。吴其胜提出,中美经贸博弈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体现中美经贸关系向好,美对华贸易谈判的理念应更加务实,亟需注意美国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注意潜在问题的矛盾点和摩擦点。
柯静表示,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不能停摆,应将世贸组织改革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形成共识。当下全球贸易体制重构,美国推进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进程加速。张屹峰认为,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发展,依托于世界经济体系和全球化体系,“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创新之举,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先行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发展的关键是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参与度。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教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牛新春研究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孙德刚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赵建明副研究员围绕“当今中国周边外交:动荡源、风险点与应对”话题作交流发言。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教授主持第四阶段交流发言。
张家栋提出,当前南亚形势的风险项包括政治风险、宗教与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军事风险、非传统风险等方面。中国在南亚问题上应稳中求变,稳定发展的同时塑造秩序。牛新春认为,过去20年中国的利益在中东增长迅速,国内大量石油消费依赖中东,同中东各国在各个领域都保持了密切合作。
孙德刚表示,中东地区安全事务包括内生型内部问题、域外大国和中东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主权国家体系和非国家行为体系的矛盾等。应对中东安全事务需倡导文明对话,反对文明冲突。赵建明提出,海湾局势中,冲突的迅速升级又快速降级,其发展是不断试探底线的过程。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加码,伊朗如何突围值得关注。
新时代中国外交亟需做好前瞻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张茗研究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封帅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国际问题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郑华教授围绕“新疆域、新科技与新时代中国外交”话题作交流发言。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刘阿明研究员主持第五阶段交流发言。
张茗表示,中国航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可从一个世界的尺度下观看全球太空发展的态势。目前,中国航天有技术、商业、国际合作、智力等方面的挑战,航天领域发展任重而道远。封帅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人工智能与国际关系可作为博弈性技术理解、作为体系变量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治理路径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讨论三个方面展开。郑华认为,研究特朗普推特治国的同时应分析其背后的政策演进,不能单纯作传播性研究以及描述性分析。
余建华和王文峰分别作会议总结。余建华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为此,要做好预案,让更多的学者投入前瞻研究。王文峰提出,当下外交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变化,对国际关系、国家外交、国际战略产生很大影响,需研究其相互之间如何关联,认清主要矛盾和主要驱动力。
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等60余位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参加会议。